你不懂寫文檔的藝術
如何給word文檔一個優美的排版?
我有的時候想把這篇文章給刪了,因為它包含了一些我不想回憶起的心意,但是就算我現在再回過頭來看,也覺得寫的不錯,或許沒有多少人會看到吧,但是它會活著。()
其實寫這個的靈感來自于朱生豪先生寫給她夫人宋清如的情書
大家可以看一看 當個文章引入吧。
好人:
你不懂寫信的藝術,像“請你莫怪我,我不肯嫁你”這種句子,怎么可以放在信的開頭地方呢?你試想一想,要是我這信偶爾被別人在旁邊偷看見了,開頭第一句便是這樣的話,我要不要難為情?理該是放在中段才是。否則把下面“今天天氣真好,春花又將悄悄地紅起來”二句搬在頭上做帽子,也很好。“今天天氣真好,春花又將悄悄地紅起來,我沒有什么意見”這樣的句法,一點意味都沒有;但如果說,“今天天氣真好,春花又將悄悄地紅起來,請你莫怪我,我不肯嫁你”,那就是絕妙好辭了。如果你缺少這種 ,至少也得把稱呼上的“朱先生”三字改做“好友”,或者肉麻一點就用“孩子”;你瞧“朱先生,請你莫怪我,我不肯嫁你”這樣的話多么刺耳;“好友,請你莫怪我,我不肯嫁你”,就給人一個好像含有不得不苦衷的印象了,雖然本身的意義無二致;問題并不在“朱先生”或“好友”的稱呼上,而是“請你莫怪我……”十個字,根本可以表示無情的拒絕和委婉的推辭兩種意味。你該多讀讀《左傳》。
我待你好,你也不要不待我好。
從數學建模寫文檔,有了嚴格的文檔排版規定以來,我這個有著文檔藝術的怪癖就沒有變過來,次次看到大家姿態各一的文檔排版,我就心里不開心,就想沖上去給人家改排版。
昨天收到課設隊友的文檔,我半開玩笑式的寫了一篇吐槽的文章。
繼上次看了朱生豪先生的責怪“你不懂寫信的藝術”
想起來總覺得很好笑
我是不是該也寫一個 “你不懂寫文檔的藝術”?
我也要怪你沒有這種 ,寫文檔沒有你想的那么沒有藝術感。我知道懂得藝術感的朋友都該用去了,但就算是身處普通于面向群眾的的Word,也該有一些你需知吧。
首先映入眼簾的就該是那大大小小的標題,標題前提示的一個黑點,該代表著什么呢?
"您可看好了,我這個標題可重要了”?您又是給標題加粗又是給它字體放大,還不把這個黑點給去掉,它能得有多重要,重要的都有些過分了。很多人不知道Word有標題層次,不知道它居然還有個導航窗口,這就是缺少了。你使用它的存在只是一種層次,從小到大的標題該有個大小區分吧,你說那大小都是一樣的,文檔右上方何必區分“標題1”,“標題2”,“標題3”呢?
一大段文字前的兩個字,也不知道你想表達些什么,說是小標題也不大像,一點兒提示也不給。給個括號加個1,給個加粗或者斜體,不就在告訴人家,嘿,您看好了,我這下面要說的就是這這這。
整篇文檔下來,大大小小的空行,就不說你的word或是wps沒有打開換行提示符吧,你看不見換行符的時候覺得是“留白”,給看的見換行的朋友一看,留下這么多空行,總覺得你少寫了點什么。
還有您可別在文檔里說什么我們我們,文檔里可不分你我。
中文的英文字符看著不是怪別扭的嗎,本來應該有著流暢美的英文字符,該有種水到渠成的感覺,卻硬生生地活像好似出國旅游的獨在異鄉為異客。所以該給他們找個家阿,給中文和英文各歸屬一個字體,不是一種舒暢嗎。
所有的圖片和表格不該給他們起個名字嗎,在一群文字中孤零零的,怪可憐的。
更甚的是居然也不給它們使一個居中,就像是一個龐然大物被孤苦伶仃的當成幾個文字,融不進去啊,活有一種離經叛道的感覺。
你說一群圖片放在一起就不孤單了吧?是不孤單了, 你也得看看那不同圖片里的文字大小是不是一樣的啊。有的圖片大到占了一整頁A4的篇幅,有的小到里面的字都看不清,有的里面的字拉長地寬,有的字又緊縮地扁,形態各不相同,可真謂大雜燴。
可這圖片也不是隨隨便便就給的幾張圖片阿,圖片切忌模糊不清,又切忌大到占滿整個篇幅。也更不能有多余的東西,一張圖片里的內容本來就多的不行,您還給截一大堆多余的東西,不能隨性阿。
更可氣的就是到處留白了,兩張細高的照片往那一戳,豎直的擱著跟想多占幾張篇幅似的,放個表格給他倆并肩放著不該多好,不然看的人往下拉進度條拉了可久都不知道你這些圖片是干嘛的。
最后的參考文獻也夠寒摻的,不知道您擱哪找的,每篇文獻或是書籍,都有它標準的引用形式可以導出,您這放的別人正兒八經有歸屬的人,跟像無家可歸的孩子一樣。
上面只是一些不正經的吐槽,既然吐槽完了那就開始正式地說什么是“word的藝術”吧。
word的藝術 一、關于字體的設置 標題級數字號字體對齊方式
一級標題
三號
黑體
居中
二級標題
小三
黑體
左對齊
三級標題
小四
宋體
右對齊
正文
小四
宋體
首行縮進2個字符
二、關于圖片與表格
1.無論是圖片、表格還是表格里面的內容,都要保持居中的優美。
**ps:**如果居中之后圖片感覺并沒有居中,那么原因是由于正文設置了首行縮進,這時取消該圖片或者表格的首行縮進就可以了。
2.當然對于表格,自然有一種更加優美的格式
全選-右鍵-自動調整-(根據內容自動調整/根據窗口自動調整)
或者:表格工具-布局-自動調整
3.每個表格和圖片都要有一個名字
表圖
表一、表二
圖1、圖2
至于名字放在哪?有一個口訣:表頭與圖尾各占0.5行。
設置方式:段落-間距-段前/段后。
表內外字體大小統一、表格有很多樣式,要做的漂亮但是不能花哨,讓人看上去很順眼。圖表最好都一般大小,保證一頁之內的圖標一樣大。最后如果圖片的結構類似,可以利用表格固定并排的兩張圖片。 like this:
圖片a圖片b
圖片a的名字
圖片b的名字
然后再把表格線取消就好了,看起來就是兩張圖片并排放置。總覺得這樣太巧妙。
三、
1.不要放大
2.公式居中,美賽的時候會在公式結尾靠右給一個(1)
數字標識表示應該靠右,會有一種獨特的美感。
3.關于公式網上浮:重新粘貼,或者選中-段落-取消文檔網格
四、流程圖
1.歡迎你
2.如果你非要用word畫流程圖,請利用插入-形狀-新建繪圖畫布
其實你總有一天會投奔很多軟件,就是其中之一
數學建模
我想了很多,如果讓我重新參加一次培訓,我會學些什么。17年的暑假整個人呈現出一種蕭條的感覺,基本上就麻木的寫作。我少些靈氣,不知道做什么樣的圖表好看,該怎么展示這個結果。怎么補足這個缺點呢?多學點手藝傍身,途徑變多了,就知道怎么展示了。
SPSS//
SPSS : 身為一個寫作,我很遺憾的地方就是我不擅長做數據分析。因此使論文少了很大的一個亮點。
: 選題避免不了會選擇開放題B題,就避免不了的要找數據,身為學計算機的一員,不能利用爬數據這件事一直是我的一個遺憾。這里講一個小插曲,在我們18年參加美賽的時候,我讓我一個學長幫忙爬數據,后來我們換題之后把數據給賣了,還掙了一波錢hhh很奇妙吧,我們現在三個人都在學,以后專業賣數據。
: 想學的心情也很單純,主要是用累了word的排版方式,總覺得很繁瑣很累。看了大多學術性的論文都是用排版,又漂亮,又是通過編程實現的,感覺很優美,心生羨慕是一定的。
一、摘要 1.1.摘要的注意事項
(1).占整頁的3/4比較好
(2).摘要里的表格不能有表頭,且表以黑白為主,不能有圖片
(3).避免數學公式字符與我們 (一句話有“我們”,太過主觀)
(4).摘要里不能有參考文獻標識
(5).題目問了的一定要表現出來,題目沒有問的選擇性表達
(6).摘要就擠擠吧,看起來比較緊湊
1.2.摘要內容
(1).為什么(一句話概括原因)
(2).怎么做(針對問題一、問題二,采用…的方法,建立什么模型)
(3).有結果(盡量選取重要的部分簡單利用表格表達)
1.3.關鍵字
關鍵字不必打到最后一行,利用分頁符,并且關鍵字一定要在摘要中選取。
關鍵字的內容:(1).反映問題(2).方法(3).模型是什么類型
很傻的一種就是告訴別人我用了matlab、excel得出什么結果,因為大家都用的是這個。
二、問題重述 2.1.問題背景
迎著問題的背景回答。
2.2.需要解決的問題
(1).問題相關
(2).需要解決的問題
基本上由于查重這件事情的存在,所有的東西都要用自己的話再描述一遍。貌似?12個連續的字查重?
三、問題假設與符號說明 3.1.問題假設
這個真的很搞笑,假設的一定要有意義才行。像什么"題目給的數據準確無誤"、"收集的數據正確"這樣懷疑題目的正確性或者說了跟沒說一樣的假設還不如不寫。
4-5個即可
3.2.符號說明
這個隨意阿,做個表格規規矩矩擺在那里就好。之前在美賽的時候,把符號說明拆散分配到每一個模型的下面,覺得這樣也很漂亮,看自己。
① 不用表頭,注意布局
② 盡量放在同一頁里,上面的內容進行調整或者調整段前段后
③ 盡量使用最簡單的變量,在24個字母不夠用的情況下選擇用希臘字母
可以嘗試直接解決一個問題在解決第二個問題,這樣問題分析,數據分析,模型的建立可以放在一起更加清晰明了
四、問題分析
1.不能出現模型的字符和公式
2.流程圖
3.“我還不知道要怎么做,可以用某種方法去解決這個問題”這樣的語氣
五、數據分析與處理 分析之前說一下要干嘛處理數據就是,除了題目給的數據,做一些變動,通過轉化為需要的數據,并且可以與后文的結果 相呼應 六、問題一模型的建立與求解
hhh這個標題真的很巧妙了,知道為啥嗎?為了避免模型有優化或者一個問題有多個模型的情況。如果是模型一的建立與求解,就完全寫不了了。
6.1.模型建立前的準備 6.2.模型的建立 6.3.模型的求解 6.4.結果分析
適當標黑
步驟清晰明了
厲害的模型
拿獎的亮點和新意。
6.5.誤差分析/靈敏度分析
這些拿出來單獨做一個專欄也沒問題,具體看題目。
七、模型的評價,改進及推廣
評價之后才能改進。
我從來沒有寫過這個部分,基本上都是最后趕工的時候我編程隊友幫我寫的。這個專欄就是那種,你不寫就少了什么,你寫了別人也不看,除非你說的跟花似的,有格外的亮點和心意就是加分項。
八、參考文獻
為了保證參考文獻的格式,直接從知網導出來就好了。
附錄
附錄附上代碼、以及在正文無法表示的超過1/2的表格
最后我全文強調的心意:
對比各種圖 流程圖 對比圖 過程圖各種方法
模型優化
蒙特卡洛
誤差分析
計算機模擬(隨機數檢驗)
靈敏度分析
別人想不到的 你要想到 別人想到的 你要做的新穎 然后你拿的獎項就能前進一步
聲明:本站所有文章資源內容,如無特殊說明或標注,均為采集網絡資源。如若本站內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系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