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引領廣大青年學子成長成才的“燈塔”?!盁羲こ獭笔菑V東共青團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青年工作重要思想的生動實踐,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思政會議重要講話精神的具體體現。

2018年3月,團省委、省教育廳、省學聯共同啟動“燈塔工程——廣東青年大學生思想引領行動”,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引領廣大青少年,將思想政治引領貫穿團學隊工作全過程各環節,著力構建大中小學團學隊組織思想政治引領一體化,以“燈塔”之光照亮青少年成長成才之路,讓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南粵學子腦海閃耀、心里扎根?,F將工作開展情況總結如下:

支部年度團總結大學生工作方案_團支部學年工作總結大學_大學生團支部年度工作總結

領導嘉賓參觀“燈塔工程”廣東青年大學生思想引領建設成果展覽

團支部學年工作總結大學_大學生團支部年度工作總結_支部年度團總結大學生工作方案

“燈塔工程”廣東青年大學生思想引領建設成果展示交流活動現場

一、深入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聚焦思想政治引領主責主業

一是推動思想政治引領制度化。加強頂層設計,制定下發《關于認真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的通知》《關于進一步深化廣東高校共青團網絡思想引領工作的通知》《關于在疫情防控阻擊戰中進一步加強廣東青年大學生思想引領的工作指引》等文件,常態化舉辦廣東高校團委書記培訓班和全省高校共青團工作與大學生思想引領專題研討班,專題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涵養高校團學干部政治定力及理論素養。深入推進“青年大學習”行動,2020年組織全省154所高校團干和團員共計670萬人次,參與28期“青年大學習”網上主題團課學習。深入開展“團干講黨團課”活動,在全團率先出臺團干講黨團課實施辦法省級文件,明確宣講習近平總書記五四重要講話精神的具體要求,團省委班子成員、中層正職干部積極發揮“頭雁”效應,帶頭上專題黨團課,把講話精神貫徹到基層、武裝到團員、影響到青年。多次召開省學聯主席團全體會議,專題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習近平總書記五四寄語精神、習近平總書記系列回信精神、習近平總書記賀信精神及全國學聯二十七大精神。以黨的十九大、團十八大、五四、國慶等重要節點為契機,在全省青年大學生中掀起深入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的熱潮。圍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主題,廣泛開展“綻放戰疫青春 堅定制度自信”主題宣傳教育實踐活動等“沉浸式”教育。在高校中,中山大學組織“青馬”班學員觀看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大會直播并召開專題學習會議,分享學習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感想并制作推出五四青年節海報。廣東外語外貿大學舉行“禮贊新中國、筑夢新時代”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文藝晚會,用藝術熏陶愛國之情,用歌舞獻禮祖國華誕。廣東金融學院師生為紀念五四運動101周年,致敬奮戰在抗疫一線的工作者們,開展紀念五四運動101周年文藝匯演,以一場特別的“云”活動展現新時代中國青年的責任與擔當。廣東第二師范學院師生們開展五四“云”匯演,以舞蹈、音樂、海報、抗“疫”故事等形式展現青年獨特風采。

二是推動思想政治引領系統化。打造品牌活動,從2018年下半年開始,聯合省委宣傳部舉辦廣東青年大學生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燈塔學習會”,通過青年故事生動闡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做到深入淺出,開放、平等、互動地實現思想政治引領,在青年大學生群體中營造濃厚的學習氛圍。同時,將“燈塔學習會”制作為青年學生喜聞樂見的“青馬公開課”學習視頻,納入全省“省-校-院”三級“青馬”班課程體系,組織學員統一觀看,覆蓋近14萬人次?;顒拥玫侥戏饺請蟆V東電視臺等多家媒體報道,受到社會廣泛關注。2019年,首次開展廣東青年大學生思想引領精品項目申報活動,支持精品項目30個、培育項目26個,在全省高校中推廣好經驗、分享好做法。創新培養模式,在全省構建起“省-校-院”三級人才培養體系。其中,省級重示范,連續12年舉辦省級“青馬工程”培訓班,先后構建“青馬工程”專題學習網站,上線廣東青年大學習之廣東高校共青團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微視頻50輯,2019年省級“青馬工程”培訓班得到《南方》雜志專訪報道,并登上南方+App首頁和學習強國廣東平臺。此外,2019年還首次聯合廣東省扶貧辦開展“青馬學員”深入省定貧困村進行社會實踐活動試點工作,組織省內15所具有研究生培養資格高校的177名“青馬學員”前往省定貧困村開展為期一年的社會實踐,教育引導“青馬學員”投身脫貧攻堅、助力鄉村振興。校級重質量,各高校以省級培訓班為示范,從理論學習、紅色教育、志愿服務、社會實踐、組織生活等方面科學設計培養路徑,并探索“青馬工程”推優入黨機制。目前,“青馬工程”培訓班已基本實現在全省高校中的全面覆蓋。院級重規范,大力推動高校二級院系開設或聯合開設“青馬”班,我省二級院系累計開設各類“青馬”課程1090門。

三是推動思想政治引領常態化。緊貼青年特點,設計“習總書記寄語青年”主題海報,制作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主題系列海報、“綻放戰疫青春 堅定制度自信”主題系列海報,相關設計元素被各高校廣泛采用,受到廣大青年學子熱捧,瞬間“刷爆”朋友圈。常態推出“每日一學習”電子海報754期,原創“南粵青年說”大討論文章69期,引導青年大學生關注時政熱點,激勵大學生學而信、學而用、學而行,努力成長為德才兼備、全面發展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在高校中,華南師范大學以師生近距離交流和對話的方式打造“青春演播廳”,邀請優秀青年代表與華師學生一起,分享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心得體會;廣東財經大學華商學院開展“五四精神,傳承有我”線上學習答題活動,號召青年師生發揚“五四精神”,在建設社會主義強國中勇擔責任,奉獻青春;廣東省外語藝術職業學院號召在校同學齊心協力制作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MV,全方位記錄和展現當代青年蓬勃朝氣和精神風貌。

二、充分發揮實踐育人功能,將思想政治引領融入團學工作全過程各環節

一是在社會實踐活動中充分發揮思想政治引領功能。持續開展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近三年來全省高校累計整合社會資金近1億元,動員160余萬大學生,組建支隊伍深入基層,圍繞“青春大學習 奮斗新時代”等主題,深入進行理論普及宣講、國情社情觀察、依法治國宣講、科技支農幫扶、教育關愛服務、文化藝術服務、愛心醫療服務等學習實踐,廣泛開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宣講,實現為基層服務與青年學生成長成才的互動雙贏。策劃“燈塔作伴,青春同行”三下鄉主題實踐、“燈塔在志愿行動中閃耀”等活動,在廣東學聯微信公眾號上開設“南粵青年說· 三下鄉”專題欄目,推出系列推文,線上分享基層活動的收獲與感悟。以“燈塔工程”為引領,華南農業大學組建“三下鄉”社會實踐博士團,深入農村宣講國家“三農”政策,推廣“產業扶貧”“特色農業”,助力粵港澳大灣區健康養殖產業,助力脫貧攻堅。廣東省外語藝術職業學院組建“青馬工程”學員重走“長征源”,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實踐活動,發揮專業特色拍攝紅色微電影、Vlog、原創MV、歌舞創作等,創新紅色文化展現方式,宣傳推廣當地紅色歷史資源。

二是在志愿服務活動中充分發揮思想政治引領功能。深入開展大學生志愿服務西部計劃和研究生支教團等專項行動,每年選派約300名志愿者支持西藏、新疆等省區建設,號召廣大青年學子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奉獻青春、建功立業。依托“i志愿”系統及注冊志愿者證,推動高校成立近1萬支志愿服務隊,動員144萬名大學生成為注冊志愿者,積極參與廣州財富論壇、我省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大會等大型活動的志愿服務,深入基層社區常態化開展志愿服務工作。定期組織青年志愿者專題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志愿服務重要指示精神的豐富內涵和核心要義,帶領青年大學生學習習近平總書記致中國志愿服務聯合會第二屆會員代表大會的賀信精神。廣東學聯微信公眾號發布《這個事為什么能在年輕人中一呼百應?》推文,歌頌當代中國青年志愿者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精神,勉勵廣大青年學子積極投身志愿活動,以實際行動書寫新時代的雷鋒故事。2020年,引領青年學生積極投身疫情防控阻擊戰,開創“團字號”“青字頭”特色的“戰疫”模式,指導10所省屬高校團委為31所醫療機構的503名一線醫護人員子女開展“云支教”線上教育輔導志愿服務,共3778名志愿者積極報名申請參與,總服務時長超過1萬小時。鼓勵青年學生在確保自身健康安全、做好防護措施的前提下參與志愿服務活動,積極投身所在(鄉鎮)街道、村(社區)的疫情防控、政策解讀、穩定社會情緒等方面的工作,努力當好疫情群防群控的“戰斗員”“宣傳員”“保障員”。

三是在創新創業活動中充分發揮思想政治引領功能。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要把人才資源開發放在科技創新最優先的位置,注重培養一線創新人才和青年科技人才”的重要指示,堅持以創新創業工作引領青年大學生樹立科創報國遠大志向。利用每年3000萬的“攀登計劃”廣東大學生科技創新專項資金,資助省內大學生團隊開展科技創新項目研究,推動大批優秀青年大學生通過“攀登科技高峰”成長成才。積極引導“攀登計劃”項目成員投身服務社會,為社會治理出謀劃策,先后共有1000余個團隊在“三下鄉”“西部計劃”“鄉村教師計劃”等項目中作出貢獻、發揮價值,形成各類社會調研報告及衍生作品1000余份,讓青年學子在科研實踐中知國情、熟民情。2019年4月至7月,省財政廳對“攀登計劃”專項資金使用情況進行績效考評,評價該項目“為我省培養了大批具有較強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優秀學子,為推動我省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建設科技創新強省作出了積極貢獻”。以“挑戰杯”競賽為龍頭,構建全鏈條式大學生創新創業成長體系,每年“挑戰杯”競賽吸引全省超過140所高校、3000份作品參賽,配套開展系列知識講座、座談研討、參觀交流活動,營造濃厚的校園科創氛圍。2019年上半年,以舉辦第十五屆“挑戰杯”競賽為契機,引導各高校廣泛開展校賽,覆蓋超過5萬名大學生,引領青年學生投身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時代實踐;2020年7月,在疫情防控常態化背景下,充分利用“5G+4K+AR”技術首創“云端”辦賽模式,成為全國第一個舉辦“挑戰杯”大賽的省份,開幕活動通過新華網、央視頻、中青在線、南方+、網易廣東、觸電新聞、微博、嗶哩嗶哩、抖音等互聯網平臺同步直播,共吸引超539萬人次觀看,新華社、人民日報、中青報、南方日報、廣東電視臺等40多家主流媒體對大賽進行了全方位報道,引起了良好的社會反響;持續開展“青創100”廣東大學生創業引領計劃,累計招募學員471人,每年組織學員赴井岡山開展紅色教育,強化青年創業者的紅色“基因”;通過完善培訓、孵化、融資、服務體系,幫助學員企業融資1.2億元,打通大學生創業融資“最后一公里”,為一批有志于投身創業的大學生開辟了新渠道,讓他們充分感受到了黨政的關懷和團組織的幫助。

四是在成長服務活動中充分發揮思想政治引領功能。連續13年開展廣東大學生科技學術節、廣東大學生校園文體藝術節,每年吸引全省150多所高校、近30萬大學生參與,活動影響力日益提升、覆蓋面日漸拓展。從2018年開始,聚焦深入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打造了廣東高?!盎盍υ诨鶎印敝黝}團日競賽活動“十百千萬計劃”,2019年共有個團支部、個項目申報,實現連續三年同比翻番。遴選了一大批“十九大伴我行”“誦經典明真理,悟初心講擔當”“重拾馬克思原著 致敬馬克思誕辰”等優秀主題團日活動,并在全省展播互鑒。以“青年同心圓計劃”為統攬,持續多年開展“情義兩地行”粵港青年志愿服務合作營、“愛我中華”兩岸四地青年大匯聚火車團等活動,加強粵港澳青年大學生交流互動,促進情感認同和人心回歸。2020年,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給北京科技大學全體巴基斯坦留學生的回信精神,推動在粵留學生講好中國故事工作常態化,成功舉辦在粵留學生代表學習交流活動,來自美國、俄羅斯、日本、印度、巴基斯坦、菲律賓、秘魯等35個國家的44名外國留學生以及12名中國師生近60人參加活動,進一步促進中外青年學生友好交往交流,推動中外青年攜手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三、用好用活新媒體,不斷擴大思想政治引領的傳遞功率

一是搭建全省思想政治學習宣傳平臺。以廣東學聯官微為核心發聲平臺,先后構建30個廣東團學新媒體聯盟,有效組織全省155所高校408個團學組織新媒體組成工作矩陣體系,初步探索了聯盟成員輔助提供內容、學聯統一發聲、工作矩陣集體響應的工作模式。注重發揮新媒體的引領作用,通過“兩微一端”等新媒體平臺做好全方位、立體化的專題宣傳推送工作,鼓勵各高校發揮特長,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宣傳工作,促進高校共青團文化產品生產系統化、品牌化、常態化,提高影響力和吸引力。2020年,依托全省團學新媒體工作矩陣全面展開“疫情防控”線上宣傳工作,發布關于共同防控新冠肺炎的倡議書,24小時內閱讀量突破115萬+,在青年群體中引起熱烈反響。充分利用線上新媒體平臺,引導青年積極參與學習討論、分享學習心得,推出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系列推文,如《“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線上討論會青馬思“享”:百年大計,教育為本 | 南粵青年說? 青年大學習》;《“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線上討論會青馬思“享”:將改革開放進行到底 | 南粵青年說·青年大學習》等,在全省大學生中營造了濃郁的學習氛圍。目前,“廣東學聯”微信公眾號粉絲量73萬+,在全國省級行政區域學聯新媒體數據統計中長期位列第一,篇均閱讀量過萬。其中,原創漫畫推文《讓學生會回歸服務同學的改革十招》在“共青團中央”“中華全國學聯”等新媒體平臺全文刊出;《百年學聯再出發|歲月如歌,100歲的你陪我走過春夏秋冬……》閱讀量超過20萬;《還在愁暑假沒有實習嗎?十萬份省級實習證明等你來!》閱讀量超過22萬。

二是有效切中青年大學生精神成長的需求點。以“點亮自己、照亮他人”的倡導理念,有效切中青年大學生精神成長的需求點,獲得高校和同學們的積極響應。先后設計青春幻彩的“燈塔”VI和微信表情包,開發“燈塔”馬克杯、“燈塔”貼紙、“燈塔”雕塑等一系列文化產品,將思想政治教育有機融入其中,寓教于樂、寓學于樂,將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根植在大學生的心靈。推送“燈塔簡訊”58期,介紹高校經驗。其中,廣東醫科大學開展“燈塔工程”大講壇活動,講壇主題緊密圍繞時政熱點,勉勵青年學生要謀新作為,勇做新時代弄潮兒;北京師范大學珠海分校團委利用新媒體技術通過“團聚北師”微信公眾平臺和小程序,發起“斜杠青年培養計劃”,并利用“團聚北師”微信小程序每天發布在線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相關理論課程,強化學生政治意識,幫助大學生尋找到自己心中的燈塔。

三是策劃推出一系列受學生歡迎、傳播廣、影響大的文創產品。在推進“燈塔工程”過程中,以一批原創的“燈塔”思想文化產品引發學生群體的情感共鳴,一改過往思想引領工作的高冷范,變成大學生喜歡的小清新。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學子自主創作《生命的燈塔》等原創歌曲、華南師范大學高校老師再譜MV版《團歌》,在青年大學生中廣為傳唱。2019年,為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各高校開展了系列活動。例如,五邑大學萬人合唱《我和我的祖國》,抒發愛國情懷,登上學習強國平臺;嶺南師范學院集合多種形式、自發聚集市民一同歌唱祖國,充分展現當代大學生青春活力;廣州大學青年學子改編歌曲《我們都是追夢人》被團中央學校共青團微信公眾號轉發等等。2020年,動員全省高校團學組織、廣東團學文創中心組建14支廣東青年“戰疫”文創突擊隊,以“武漢加油”“最美逆行者”“疫情防控,我們在行動”等為主題創作海報、漫畫、視頻等文創作品超過850份,被人民日報、中國青年報和學習強國等主流媒體轉載。廣東學聯推出原創九宮格主題海報,聯合逸仙“戰疫”文創突擊隊推出“疫情防控”系列噔噔表情包,以“燈塔”形象引導青年學子主動有序參與科學防控;華南師范大學團學文創中心推出原創歌曲《揮手,為我們親愛的祖國》;廣東醫科大學團學文創中心策劃《白衣使命》等“戰疫”三部曲,在人民日報客戶端等平臺推出;廣州大學團學文創中心創作動漫《向新型冠狀病毒宣戰》;北京理工大學珠海學院團學文創中心制作《武漢加油,中國加油》視頻。

團支部學年工作總結大學_大學生團支部年度工作總結_支部年度團總結大學生工作方案

開幕活動節目表演:舞蹈《信仰的力量》(華南師范大學)

團支部學年工作總結大學_支部年度團總結大學生工作方案_大學生團支部年度工作總結

為“燈塔工程”廣東青年大學生思想引領培育項目頒發證書

團支部學年工作總結大學_大學生團支部年度工作總結_支部年度團總結大學生工作方案

為“燈塔工程”廣東青年大學生思想引領精品項目頒發證書

大學生團支部年度工作總結_團支部學年工作總結大學_支部年度團總結大學生工作方案

開幕活動節目表演:歌舞劇《印記》(星海音樂學院)

團支部學年工作總結大學_大學生團支部年度工作總結_支部年度團總結大學生工作方案

“燈塔工程”榮譽導師鐘南山院士視頻勉勵青少年

支部年度團總結大學生工作方案_團支部學年工作總結大學_大學生團支部年度工作總結

頒發“燈塔工程”青年導師聘書

大學生團支部年度工作總結_團支部學年工作總結大學_支部年度團總結大學生工作方案

啟動“燈塔工程”廣東青年大學生思想引領建設成果展示交流活動

團支部學年工作總結大學_支部年度團總結大學生工作方案_大學生團支部年度工作總結

高校學生代表研讀《習近平與大學生朋友們》并交流學習心得

大學生團支部年度工作總結_團支部學年工作總結大學_支部年度團總結大學生工作方案

高校學生代表研讀《習近平與大學生朋友們》并交流學習心得

支部年度團總結大學生工作方案_大學生團支部年度工作總結_團支部學年工作總結大學

高校學生代表研讀《習近平與大學生朋友們》并交流學習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