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肉上盆后,“誘惑根”就靠“土”,一栽就成活,全靠關鍵2步
秋天正是養多肉最佳的時機,大部分的多肉都是喜歡冷涼的環境,在秋天都長得生機勃勃,姹紫嫣紅。同時也是多肉換盆、入手好的季節,那么剛栽種上的多肉如何澆水呢?
秋天是最適合多肉換盆,上盆的季節,不但溫度比較適合,而且濕度也特別適合多肉發根服盆。而且這個時候上盆的多肉在冬天、春天、秋天這三個季節都是可以生長,到了明年夏天多肉已經長得比較健壯了,度夏也比較容易了。
多肉換盆有兩種方法
第一、潮土上盆
這個是大家都普遍采用的,在多肉修根上盆的時候先把土壤打潮,做到用手握成團,松手即散這種程度。簡單易操作,養護起來也特別容易。修根之后的多肉想要發根,最好在潮濕的環境中,但是又不能過于濕潤。
所以在上盆的時候可以用多菌靈兌水把土壤噴到微微濕潤,上盆之后就不用再澆水了。這種潮濕的土壤有利于誘發它們生根,也不會因為太過于潮濕而腐敗爛根。什么時候等到盆土干透了再給它澆水。上盆之后放在通風散射光的地方,讓它慢慢的服盆發根。大約7~10天就可以生根,逐漸的接受光照就可以。
第二、干土上盆
有些朋友采取用干土上盆的栽種方法,這種方法對于晾根和澆水的時間有一定的要求,但是在使用的時候也不多見。這種方法有一定的好處,就是修根之后就可以用干的土壤上盆,不用晾根來回的折騰了。種上之后直接放在散射光的地方不用澆水,上盆五六天的時間直接澆透水就可以了。
?多肉在干燥的土壤中已經把根細傷口晾干了,澆透水之后直接就可以再誘發生根,也不容易產生傷口腐爛的情況。多肉發根都是在潮濕的環境中更簡單,所以在干燥的土壤中多肉不容易發根,只會愈合傷口,等到再次澆水時才可以正常發根。這種方法操作起來更為簡便,但是澆透水之后土壤太潮濕,也比較容易產生爛根的現象,所以新手操作的話還是要謹慎。
當然了養多肉的高手還有很多,也有的直接上盆后扔在外面,等葉子發軟之后再澆透水。在長期的養護多肉時,都摸索出自己的一套方法,按照自己的方法來養護也非常好的。
多肉上盆,第一次這樣澆水,新手老手都要看,馬虎不得
聲明:本站所有文章資源內容,如無特殊說明或標注,均為采集網絡資源。如若本站內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系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