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池養觀賞魚_觀賞水池養魚怎么保持水質不變_觀賞水池養魚好嗎

本實用新型涉及水產養殖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小型觀賞魚養殖池。

背景技術:

在水產養殖技術領域,養殖的成功率決定水產養殖最終的產量和效益。傳統觀賞魚養殖都是在大水體的池塘或陸基水池內進行的,小型觀賞魚一般在水族箱中養殖。

然而,無論是傳統的養殖池、養殖桶,還是水族箱,普遍的做法是在水池一側上端進水,另一側或中央排水,達到水體交換的目的;輔于池底設置若干氣泡石,通過充氣以增加池水的氧氣含量。此設置重大的缺陷是一是換水效率不高,其次池水在充氣的作用下向上翻滾,對池底溶解氧增加效果有限,而且在重力作用下,殘餌和糞便等污物容易集聚在池底氣泡石與氣泡石之間,導致池底惡化,致使病原菌大量繁殖,導致養殖成活率下降或失敗。此外,現有養殖池極少考慮魚類的趨流習性,在沒有流速的水環境中生活,魚類消耗較多能量用于主動游泳,不利于魚類健康快速生長。

綜上所述,如何提供一種小型觀賞魚養殖池,以優化養殖水質和符合魚類生活所需的水流環境,提高小型觀賞魚的養殖成功率和生長速度,是目前本領域技術人員亟待解決的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小型觀賞魚養殖池,該小型觀賞魚養殖池優化了養殖水質和符合魚類生活所需的水流環境,提高了小型觀賞魚的養殖成功率和生長速度。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小型觀賞魚養殖池,包括箱體、沿著所述箱體內側底部設置的噴水組件、沿豎直方向設置且底端與所述噴水組件連接的進水管,以及設置于所述箱體中央的頂部排水裝置,所述噴水組件呈環形,所述噴水組件的噴水管上設有多組噴水孔,其余部分密封,且每兩組所述噴水孔關于所述箱體中心原點對稱。

優選地,所述水箱為立方形箱體,第一側壁噴水管的噴水孔與第三側壁噴水管的噴水孔關于所述箱體的中心原點對稱,第二側壁噴水管的噴水孔與第四側壁噴水管的噴水孔關于所述箱體的中心原點對稱。

優選地,所述噴水孔開設于每節所述噴水管的1/3-1/2部位。

優選地,所述噴水孔的孔徑大小為6-10mm,每組所述噴水孔的孔間間隔為10-20mm。

優選地,多節所述噴水管之間通過直角彎頭連接成回字形。

優選地,所述頂部排水裝置包括底部的排水口、安裝于所述排水口處的連接彎頭、與所述連接彎頭的第一端連接且位于所述箱體內的箱內排水管、與所述連接彎頭的第二端連接且位于所述箱體外的箱外排水管。

優選地,所述連接彎頭為PVC彎頭,所述PVC彎頭與所述箱內排水管為可拔插連接。

優選地,所述箱內排水管包括通過PVC直管連接的箱內管上段和箱內管下段,所述箱內管上段與所述PVC直管為可拔插連接,所述箱內管下段與所述PVC直管通過膠水固定。

優選地,所述立方形箱體的底邊邊長為50-,高度為50-80cm,所述箱內排水管的總高度為40-70cm,所述箱內管下段的高度為15-20cm。

優選地,所述箱外排水管上連接有球閥,所述進水管上有止回閥。

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小型觀賞魚養殖池,包括箱體、噴水組件、進水管以及頂部排水裝置,噴水組件沿著箱體內側底部設置,噴水組件的噴水管圍成一圈。進水管沿豎直方向設置,且底端與噴水組件連接使進水進入噴水組件的噴水管。頂部排水裝置設置于箱體的中央,可以是正中央,噴水組件呈環形,噴水組件的噴水管上設有多組噴水孔,其余部分密封,進水從噴水孔排出,進入箱體。噴水孔的組數呈偶數,每兩組噴水孔關于箱體中心原點對稱。使用時,干凈水在噴水孔的作用下將水噴射出去,使箱體底層水在射流的作用下旋轉流動,帶動上層水旋轉流動,使魚類糞便和殘餌等污物有效聚集于水體中央,配合箱體中央的頂部排水裝置,能夠調節水流流速,使底層水旋轉上涌流出養殖池,提高對箱體內的水更換效率,避免污物在養殖池內沉積,從而改善了水質,使幼魚成長環境更好,降低了幼魚感染病害的概率,進而提高了養殖的成功率。另外,通過調節進水量可以調節水流速度,營造魚類喜愛流速,節省魚類主動游泳的能量消耗,加快魚類生長速率。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中一種具體實施方式所提供的小型觀賞魚養殖池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中標記如下:

1-箱體、2-進水管、3-噴水組件、4-噴水孔、5-止回閥、6-排水口、7-連接彎頭、8-箱內排水管、9-箱外排水管、10-球閥、11-箱內管上段、12-箱內管下段,13-PVC直管。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的核心是提供一種小型觀賞魚養殖池,該小型觀賞魚養殖池優化了養殖水質和符合魚類生活所需的水流環境,提高了小型觀賞魚的養殖成功率和生長速度。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請參考圖1,圖1為本實用新型中一種具體實施方式所提供的小型觀賞魚養殖池的結構示意圖。

在一種具體實施方式中,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小型觀賞魚養殖池,包括箱體1、噴水組件3、進水管2以及頂部排水裝置,噴水組件3沿著箱體1內側底部設置,噴水組件3的噴水管圍成一圈。進水管2沿豎直方向設置,且底端與噴水組件3連接使進水進入噴水組件3的噴水管。頂部排水裝置設置于箱體1的中央,可以是正中央,噴水組件3呈環形,噴水組件3的噴水管上設有多組噴水孔4,其余部分密封,進水從噴水孔4排出,進入箱體1。噴水孔4的組數呈偶數,每兩組噴水孔4關于箱體1中心原點對稱。使用時,干凈水在噴水孔4的作用下將水噴射出去,使箱體1底層水在射流的作用下旋轉流動,帶動上層水旋轉流動,使魚類糞便和殘餌等污物有效聚集于水體中央,配合箱體1中央的頂部排水裝置,能夠調節水流流速,使底層水旋轉上涌流出養殖池,提高對箱體1內的水更換效率,避免污物在養殖池內沉積,從而改善了水質,使幼魚成長環境更好,降低了幼魚感染病害的概率,進而提高了養殖的成功率。

上述小型觀賞魚養殖池僅是一種優選方案,具體并不局限于此,在此基礎上可根據實際需要做出具有針對性的調整,從而得到不同的實施方式,水箱為立方形箱體,第一側壁噴水管的噴水孔4與第三側壁噴水管的噴水孔4關于箱體1的中心原點對稱,第二側壁噴水管的噴水孔4與第四側壁噴水管的噴水孔4關于箱體1的中心原點對稱,結構簡單,制作方便,便于觀賞魚的活動。使用時,立方形箱體底層水在射流的作用下旋轉流動更加劇烈,帶動上層水旋轉流動更加劇烈,進一步使底層水旋轉上涌流出養殖池,提高對箱體1內的水更換效率。

在上述具體實施方式的基礎上,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根據具體場合的不同,對小型觀賞魚養殖池進行若干改變,噴水孔4開設于每節噴水管的1/3-1/2部位,同樣可以使底層水在射流的作用下旋轉流動更加劇烈,帶動上層水旋轉流動更加劇烈,進一步使底層水旋轉上涌流出養殖池,提高對箱體1內的水更換效率。

顯然,在這種思想的指導下,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根據具體場合的不同對上述具體實施方式進行若干改變,噴水孔4的孔徑大小為6-10mm之間任意值,包括端點值,比如為7mm,每組噴水孔4的孔間間隔為10-20mm之間任意值,包括端點值,比如為11mm,對噴水孔4孔徑和間隔進行限定,可以有效平衡換水效率與流速,避免了流速過快對魚生活的不利影響。

需要特別指出的是,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小型觀賞魚養殖池不應被限制于此種情形,多節噴水管之間通過直角彎頭連接成回字形,連接方便,結構簡單。直角彎頭可以為PVC彎頭,使用方便,易于連接,成本較低。當然,PVC彎頭只是一種優選的實施方式,并不是唯一的,還可以是其它適宜的彎頭,比如金屬彎頭。

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小型觀賞魚養殖池,在其它部件不改變的情況下,頂部排水裝置包括排水口6、連接彎頭7、箱內排水管8、箱外排水管9,排水口6開設于箱體1底部,連接彎頭7安裝于排水口6處。箱內排水管8與連接彎頭7的第一端連接,且位于箱體1內。箱外排水管9與連接彎頭7的第二端連接,且位于箱體1外。頂部排水裝置結構簡單,設置方便,配合噴水組件3使用,能夠調節水流流速,在不需要增加造浪泵的情況下,營造魚類生活喜愛的流速條件,使底層水旋轉上涌流出養殖池,提高對箱體1內的水更換效率,避免污物在養殖池內沉積,從而改善了水質,使幼魚成長環境更好,降低了幼魚感染病害的概率,進而提高了養殖的成功率。另外,通過調節進水量可以調節水流速度,營造魚類喜愛流速,節省魚類主動游泳的能量消耗,加快魚類生長速率。

對于上述各個實施例中的小型觀賞魚養殖池,連接彎頭7為PVC彎頭,使用方便,易于連接,成本較低。當然,PVC彎頭只是一種優選的實施方式,并不是唯一的,還可以是其它適宜的彎頭,比如金屬彎頭。PVC彎頭與箱內排水管8為可拔插連接,不用膠水固定,在清洗養殖池時可拔出箱內排水管8,可排干池水。

為了進一步優化上述技術方案,箱內排水管8包括箱內管上段11和箱內管下段12,箱內管下段12與PVC直管13通過膠水固定,連接緊密,不易漏水。箱內管上段11和箱內管下段12通過PVC直管13連接,箱內管上段11與PVC直管13為可拔插連接,不用膠水固定,能夠拆卸,拆卸方便,可根據養殖需要調節水位高度,從而調節養殖水旋轉流速,在特定時間段通過可拔插箱內管上段11來降低水位,加快流速,使換水效率更高,同時迫使魚類活動強度增加,達到類似拉網鍛煉的效果,促進魚類快速健康生長,同時節約能源。

在上述各個具體實施例的基礎上,立方形箱體的底邊邊長為50-,高度為50-80cm,相應的,箱內排水管8的總高度為40-70cm,箱內管下段12的高度為15-20cm,箱體1大小適中,此時,在養殖時,小型觀賞魚養殖效率較高,養殖風險較小,換水效率較快。

優選地,箱外排水管9上連接有球閥10,球閥10為開關閥,控制箱外排水管9通斷。進水管2上有止回閥5,可防止不進水時池內水倒流出去。

本說明書中各個實施例采用遞進的方式描述,每個實施例重點說明的都是與其他實施例的不同之處,各個實施例之間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參見即可。

對所公開的實施例的上述說明,使本領域專業技術人員能夠實現或使用本實用新型。對這些實施例的多種修改對本領域的專業技術人員來說將是顯而易見的,本文中所定義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圍的情況下,在其它實施例中實現。因此,本實用新型將不會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這些實施例,而是要符合與本文所公開的原理和新穎特點相一致的最寬的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