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魚缸里死了一條魚,我們該如何處置,換水
很多魚友好像是或多或少的都會患有死魚恐懼癥,一旦魚缸里莫名其妙的出現一條死魚,我們這個一身的熱血立馬就會沖到了頭頂,這可如何是好?
遇到這種情況常見的動作就是下藥、消毒、翻缸,甚至于清洗濾材,總而言之,各種折騰便會由此而起。
事實上完全沒有這個必要,記得前一陣子我到我們這里的金魚場去玩,老鄒大叔看到了魚池子有一條死魚,就問魚場老板,死魚為什么不及時撈出來,人家的回答很是亮眼:撈什么撈,放在里面正好給其他魚當魚食了,哈哈。
當然了,這種做法也是要分具體情況的,不能去一概而論。
一、具體實癥斟酌下藥或者適當隔離,無發現不必理會
這是最好的處理辦法,除非是在開缸初期,我們挑選的觀賞魚體質不佳,本身帶有疾病,我們肉眼能夠看到其他魚兒出現一些癥狀,這種情況下,當魚缸里發現了死魚現象,我們就不要再去觀察它了,
事實上如果我們的手中沒有什么檢測儀器,只要是魚兒離開了水環境,身上有何明顯癥狀我們根本是看不出來的。
腸炎腹水或者潰爛那是另外一回事,所以說如果是在平時的飼養中,某一條觀賞魚突然無緣由暴斃,我們的主要工作就是對于其他的觀賞魚進行密切的觀察,這才是我們需要做的第一步。
最為重要的無外乎對于白點、白毛的觀察,其實我們所能夠肉眼觀察的疾病,也就是那么幾種,再就是看看觀賞魚是否鰓部呼吸過重甚至于出現缺氧的問題,如果我們見到了各種實癥,再去想辦法治療也不遲。
但如果其他的觀賞魚一切狀態良好,沒有任何的癥狀表現,我們根本沒必要去大動干戈,以上那些所謂的神操作,我們還是一切暫停為好。
二、無癥狀死魚會有哪些原因?
觀賞魚的無癥狀死亡會有很多的原因,但是大多數情況下不外乎以下幾種:
1、水溫不當造成的感冒
這種情況下絕對不會單只魚兒患病,即使我們看不出來癥狀,魚兒的狀態和精神頭肯定會差勁,包括了魚鰭不展甚至于集體趴缸,所以說我們自己回想以前自己的操作如何,就可以知曉了。
如果魚兒感冒使用老三樣調理即可。
2、水質問題才是大問題
大多數魚兒無緣由死亡,都是出在了魚缸的水質問題上,換而言之,就是水中的毒素過多,所以說碰到這種情況,我們最先應該做的就是進行適當的換水處理,這才是最為穩妥的方法。
3、饑餓或者由于饑餓引起的打斗傷
對于三湖魚之類的性格較為暴烈地觀賞魚來說,由于饑餓直接導致死亡或者因為饑餓而造成的打斗死亡,這種現象反而居多,因此對于之前魚飼料投喂量的多少,我們自己心里一定是有數的。
4、持續的高溫天氣
這也是極有可能的罪魁禍首,觀賞魚飼養在密閉的空間里,由于水溫過高、氣壓過低的雙重壓力,再加上水質上的多種原因一起作用下,它們就會缺氧而死了,這種情況在現在這個季節很常見,大多數原因就是我們自己的懶病所致。
5、無緣由暴斃
如果我們的觀賞魚,其他魚兒狀態都是很好,體型勻稱,沒有過瘦的現象,也沒有什么面壁、拒食、擦缸、趴缸的表現。
那么偶爾死一兩條觀賞魚也很正常,這本來就不是我們完全就能夠掌控的事情,一般的來說,這種現象也不會傳染,遇到這種情況,我們仍然是調理水質為先,其他的問題暫時都可以忽略不計。
三、水體穩定和濾材穩定大于一切,別動不動就去瞎折騰
總體來說,我們遇到這樣的情況一定要去多看少動,唯一可以動的就是適當換水或者提高水溫,當然了現在這個季節就沒有必要去提高水溫了。
剩下來的工作就是要勤于觀察,暴斃的觀賞魚永遠不會太多,如果說有的觀賞魚發生持續死亡現象,那就不能算是暴斃,其中必有緣由和表現,在我們接下來的持續觀察中,一定會有所顯現,到了那個時候,我們再去根據實際情況而采取相應的措施即可。
像我現在這個魚缸,水體這么大的情況下,這條死去的三湖魚,我是連撈也不必撈的,我看到清道夫們也在那吃,吃就吃吧,正好省的我喂了,看起來也不像是什么傳染病,只是今天晚上必須要換水了,再不換水問題可就大了。
估計這條小魚的死亡原因還是因為搶不上食物受到了其他魚兒的攻擊,這都是我自己瞎猜的,至于具體的死亡原因,也只有它自己知道了,也是我最近比較忙,沒有去注意觀察它們了,但是就只是死了這么一條魚,完全不值得我去興師動眾的折騰,換換水就完事了。
但是如果我們的水體較小,死亡的觀賞魚個體又較大,為了防止污染到水質,死魚我們還是快速撈出來為好。
四、什么情況下死魚必須翻缸或者整缸消毒?
觀賞魚持續不斷的由于水霉病之類的細菌性感染死亡,魚缸的水質已經無法調理,這個時候我們或者可以翻缸,或者聽之任之,直至全部玩完后,予以消毒、翻缸處理,當然了既然全缸消毒了,濾材也是可以重新清洗的。
至于其他的任何情況,完全沒必要大動干戈的處理。我得趕緊去換水了,要不然可能要出大事了。
聲明:本站所有文章資源內容,如無特殊說明或標注,均為采集網絡資源。如若本站內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系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