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100億,他做的社交電商跟拼多多路子不一
“3年,30個倉,450萬店主,3300萬消費者,年成交額突破100億。”
文 / 前淺
“3年,30個倉,450萬店主,3300萬消費者,年成交額突破100億。”——這是被稱作“現象級”的社交電商平臺云集交出的成績單。從概念上講,云集是通過產業鏈賦能和推廣流量的眾包,將店主生意成本無限降低的邏輯。而云集高級副總裁張鐵成,向億邦動力還原了一個理想與現實共存的云集。
社交模式背后的軍火庫
云集是一個類似會員制的社交電商平臺,常規保持4000多個SKU。消費者(通過邀請、自主注冊等方式)成為店主后,既可以以優惠的價格購買自用,也可以分享推薦他人購買,并以此獲得產品售價5~20%的利潤。
事實上,在清晰的模式背后,云集已經搭建一個服務網絡,通過控制商品供應鏈、倉配物流、IT系統、內容、培訓、客服等資源賦能店主,而這個強大的“軍火庫”是由多方面構成的:
1. 在全國布局了31個自營倉庫,總面積接近40萬平方米,實現了在全國150個城市的次日達。除了原產地直發的生鮮農產品,云集的商品都根據大數據被合理地分配在這些倉庫中。
2. 擁有300多人的技術團隊,平臺使用的交易、財務、供應鏈管理系統均為自主研發,電子化批量處理各環節業務,提升效率,降低出錯幾率。
3. 搭建了超過200人的資深買手團隊。目前,云集已經拿下了“兩面墻”的品牌商的直接授權證書。
4. 基于“大供應鏈”理念運營,由平臺出面解決售后問題,背后有超過800人的客服團隊支持。
張鐵成告訴億邦動力,不論是何種模式的電商,最終都在考驗供應鏈能力。除基礎設施外,云集也在探索更多提升用戶體驗的方式,包括引入更多國內外一線大牌、扶持國內優質工廠的原創品牌以及用大數據指導備貨,讓商品更快送達等。
億邦動力了解到,云集的平均日交易量可達5000~6000萬元。2017年,云集全年銷售額超過100億,同比增長了約400%。
零散技巧爆發的能量
張鐵成表示,云集現在是一個全球精選超市,其整體策略是“精選爆款”,平臺常規保持大約4000個SKU,且每個月進行5%~10%的末尾淘汰。云集鼓勵店主每天推薦1~3個優質產品,并鼓勵以建群的方式進行推薦,因為這樣既可以保證用戶的自愿參與,又更能營造出購物的氣氛。
在商品結構方面,云集保持以知名品牌為主的同時,還引入了跨境商品和工廠品牌。其中,跨境商品的比例約為15%,而名為“品制500”的工廠品牌項目剛剛起步。未來,這兩者的占比還會增加。
據介紹,“品制500”的目的是賦能工廠,不會以云集為品牌。“如果打上云集的牌子,工廠會變成代工廠,很可能降低其參與的積極性,甚至影響品質。” 張鐵成透露,和工廠一起做品牌,云集會用店主收集來的大量需求與工廠形成項目組,指導生產。同時,云集會通過合作第三方檢測認證機構,確保工廠品牌的品質。
“跨境產品的特點是體驗好,但和消費者的可接觸性差,所以和云集的社交推薦模式非常契合。” 張鐵成稱,推薦可以代替用戶對外文說明書的研究,云集則可以加速跨境商品在三四五線城市的滲透。
“以德國愛他美奶粉為例,恩施巴東的線下門店的活動價是兩瓶360元,但云集兩瓶280元。小城市的跨境購買需求是存在的,但高高在上的價格一定程度阻擋了這些需求。”
但是,相比于拼團式的社交電商,云集的商品價格算不上“驚艷”。據介紹,在云集中,店主自購會具有較為明顯的價格優勢,而面向普通用戶的價格大多等于或者低于較大的電商平臺。張鐵成強調,云集面向的是追求生活品質的城市中產階級家庭,同時運用社交消費的原理,讓用戶帶來用戶,用戶帶來銷量。
價值和理想如何兼得
據了解,云集在今年4月成立了大數據團隊,已經在AI方面開始了深度開發。不過,雖然平臺已經嘗試面向店主千人千面地展示商品,但還不是主流功能,因為還沒達到足夠精準。張鐵成稱,即便店主經常分享一類產品,但也有可能是為了顯示身份,又或者僅僅為了一句有趣的文案。
不過,區域型數據的價值依然存在。由于用戶大多是基于店主本地化關系網產生的,云集可以積累大量基于實際需求的數據,一方面應用于新品入市的試銷,一方面也可以幫品牌方優化營銷方案。
今年上半年,社交電商再次被推上了風口:借助微商幫品牌銷售庫存的愛庫存完成兩輪融資,B輪融資5.8億元;好衣庫在短短3個月完成三輪融資,B輪融資數億元且獲騰訊入股……微信向小程序的資源傾注,拼多多成功上市,唯品會的入局等,更是為引領了行業的風向。
面對越發激烈的行業競爭,張鐵成認為,任何互聯網企業都應該將危機感當成一種常規狀態,云集也是一樣,只是在這種狀態里心要“定”。云集在時刻思考,自己到底有沒有為社會創造價值,解決社會問題,甚至經常自問,“如果云集今天消失了,會不會有人覺得悵然若失?”
“我們歡迎大家都來探索社交電商,這才說明賽道不窄,同時也是趨勢,只要公平競爭就很好。”他表示,云集會研究和學習競爭對手的模式,但始終會把資源和精力放在讓消費者獲得更高滿意度,獲得更高粘性上。
在他看來,企業想要做好社交電商,一定要保有“利他”的初心。賦能供應鏈本身是非常“重”的模式,而云集在放大用戶和供應鏈優勢的同時,仍會照顧好店主,再讓店主照顧好用戶。“這也是為什么云集一直堅持用自營倉庫,我們不能接受任何一個影響體驗的環節失控。你不能讓用戶有一次傷心,否則可能再也沒機會了。”他補充道。
張鐵成指出,電商的上半場是成本和效率的競爭,而下半場是一場“有愛有趣的游戲”,企業要思考怎么讓好的商品傳播起來更有意思,而不是只為了賺點錢,這其中就要摻雜著很多社會心理的研究,絕不止是賣貨的問題。
以店主原有的身份為維度,他把社交電商分為兩類,微商發展模式和社交發展模式,云集屬于后者。他表示,自購省錢的店主相當于會員,而云集則會用大批量采購降低用戶的生活成本,提升他們的生活品質,最終成為一個網絡版的。
聲明:本站所有文章資源內容,如無特殊說明或標注,均為采集網絡資源。如若本站內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系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