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劇里的多肉植物在中國坐了過山車,這行水有多深?
《我的遺憾男友》劇照,圖中有多肉植物
韓劇《我的遺憾男友》里,花店老板尹泰云是個擁有植物學博士學位的園藝高手,他和女主角柳智娜發生了一系列有趣的事情。這部劇有一個鮮明的特色:里面出現了多種植物,其中就有近幾年非常火的多肉植物(以下簡稱多肉)。
作為植物界的新寵,多肉在韓劇和網絡的推動下,近幾年突然爆發,甚至帶動了一個新的多肉產業鏈。這種看似萌蠢的植物背后,經歷了怎樣的大起大落?
熱!多肉植物極品高達10萬
上了年紀的朋友一定還記得當年的蘭花熱——80年代,一盆好的蘭花在長春市曾賣到上萬元。風水輪流轉,這股風被多肉接過去了。
一盆品相尚好的“紅蛋”,僅一片指甲蓋大小的葉瓣,售價在500元上下。通體盈透的霓虹燈玉露,極品起賣價高達10萬。圈內曾有一個段子,100元購置的多肉,擱置兩天轉售,300元妥妥到手。更為普通的經典品種,毛利率通常也達50%。
紅蛋
多肉植物又稱多漿植物,是一些外形上顯得肥厚多汁的植物的統稱,比如仙人掌、蘆薈。它們天生精小細微,外形嬌嫩豐腴。較之于需要精心伺候的傳統花卉盆摘,多肉生長周期短,只需一點水,便可存活,看似柔嫩,卻無花卉習氣嬌貴。
中國人對這類植物的興趣直到本世紀才出現。2000年時,福建漳州便出現小范圍的多肉熱,當時以仙人掌科居多,但它們的長相并不討喜,在此之后,上海也有部分種植戶。多肉愛好者一直以小圈子的形式存在。2009年,多肉圖片在網絡引起了80后網民的興趣,它開始進入大眾視野。漳州、上海憑借著多年種植聲望,全國各地的買家紛至沓來。
白熊
各地的老玩家聚集區諸如廣州、杭州、天津、深圳、北京很快興起交易,其他地區也迅速出現中規模的生產基地。簡言之,玩家們從客戶轉型為分食杯羹的競爭者。資深多肉玩家,一邊給新手發多肉專業知識普及的網貼,一邊推銷自己的網店。當時中國沒有大規模種植,除了不斷分裂老區,嗅覺靈敏的花農們跑到了韓國市場進貨。多肉熱也有韓劇的“功勞”,劇里的多肉,讓中國觀眾念茲在茲。
2011年多肉的百度指數才60,2012年百度指數徘徊在1000上下,2013年突破1500,到了2014年一路攀升至3600。2012年到2013年一路飆升,最高日搜索次數達到次,成交指數達到1495。
姬玉露
據《成都商報》報道,多肉植物的消費人群中,女性占6成;在年齡分布方面,72%的消費者在18歲到30歲之間。
一旦上手,多肉的癮是止不住的。尤其是燥熱的夏季,因照管不周致使多肉化水的情況比比皆是,玩家們必須不斷補貨。多肉交流APP、網站、貼吧等平臺也蓬勃發展。
《我的遺憾男友》劇照
北京一家雜志社的美術編輯劉佳從2013年開始玩多肉,只是隨大流買普通品種。即便如此,她在3年時間里也花掉五六千元。吸引她投身“多肉事業”的原因一方面是植物本身的特性,“它一年四季會變樣,一大片看過去很有成就感”,另一個重要原因是在社交媒體上分享,別人贊賞、回復帶來的幸福感。
據《北京晨報》報道,北京地區多家多肉店店主,2014年9月份一個月的收入抵得上2013年一年的營業額。
在《成都商報》的報道中,“從2012年到2015年,多肉植物一直是暴利銷售,年賺幾十萬元至上百萬元的種植戶不在少數。”多位多肉植物種植戶透露,這3年行情最好時,有的品種可賣到數萬元,不少發燒友為了求購新奇品種,不惜花費重金。這些種植戶表示,多肉植物最火的時候還是2015年,那時玩家前一天購買一盆100元的多肉植物,第二天再拿到網上轉售,價格可能一下子漲到300元。
山東人李天學在淘寶上銷售中低端多肉植物,2015年一年營銷額便高達五六百萬。據統計,全國多肉市場2015年產值便多達20億元以上,相關產業總值達50億元。
櫻水晶
產量井噴,市場結構打亂,價格走低
最近兩年,劉佳最直觀的感受是,淘寶、花卉市場賣多肉的賣家每年都在增加,非稀缺種類的價格一直在降低。
吉娃娃
普通的經典多肉品種,通過無性繁殖,往往2-3個月,僅一株便能繁育出十幾株。30元的熊童子,一度炒至上百元。隨著石生花的風靡,熊童子從神壇跌落。大眾流行品種,往往隨著小眾的膜拜興起,隨后又在新的刺激下,用戶“移情別戀”,價格被打回原形。
部分引進品種,例如黛比,一年中大部分時間為粉紅色,國內初期多從歐洲引進,單株售價150元一盆,后在上海、漳州大量繁殖,2012年價格陡然將至50元,隨后震蕩下跌,2015年后每株10元左右。
因為繁殖難度低,利潤可觀,多肉植物的種植戶呈井噴狀增多,這就導致市場供應量快速上升。“經過幾年的高速增長,多肉的量上去了,價格自然就壓低了。”一位種植戶說。
《我的遺憾男友》劇照
據多肉聯盟網站的報道,2015年春天之前,客戶在供應商拿貨都是20萬元起,最近兩年3萬-5萬的小單增多,中小型批發商人數增多了。大單的減少意味著新基地減少、引種需求減弱。新入行的批發商往往不懂得控制利潤點,單純低價競爭,導致價格不斷壓低。
北京秋陽園藝負責人陳秋陽在2016年接受《中國花卉報》采訪時說從2016年開始,大訂單數量大幅減少,小額批發數量增加。每周固定進貨5000元至元的淘寶賣家增多了。
在淘寶上,1元便可秒殺一株普通多肉植株,月成交量高達36萬筆。中低端的多肉賣家們,慌了陣腳,原先8元一盆的,通通2元,原價300的,只要50元。
黛比
多肉植物價格下滑就是一個信號,有貨就能賺的時代即將終結,這將迫使種植戶更新品種結構、注重品相。如同炸金花一般,多肉市場不僅是賭底牌,還得耐住氣。一位種植戶說,明明市場對多肉的需求量還在不斷增大,但生意不如以前容易了。但他也說,即便當下中低端多肉價格大幅跳水,但和他一樣的大種植戶們仍然準備擴大規模,因為要走量,最重要的要把握好市場風向。
今晚老梁,講故宮中的兇宅
聲明:本站所有文章資源內容,如無特殊說明或標注,均為采集網絡資源。如若本站內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系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