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吃魚會選擇海魚,覺得比淡水魚更有營養。其實淡水魚的健康益處不輸海魚,能滿足各類人群的需求。

淡水觀賞鯊魚的種類大全_觀賞鯊淡水魚能吃嗎_淡水鯊觀賞魚

淡水魚營養不輸海魚

魚類里含有如DHA等人體所需營養物質,對視力和大腦發育至關重要,還有益心血管健康,如降血脂、改善血液循環等。

的確海魚的DHA含量大多很豐富,但有些淡水魚補DHA也不錯。

營養師谷傳玲表示,鱸魚、河鰻、彩虹鯛魚,他們的DHA含量分別為/100g、/100g、/100g,比海鰻、大黃花魚、帶魚等海魚都豐富,吃上100克就能滿足各類人群對DHA的需求了。

除了這3種,還有很多淡水魚刺少、營養豐富:

筍殼魚:肉質細膩且適合幾乎所有加工方式。

鱖魚:又名桂魚,傳統名優水產品,優質輔食。

黑魚:肉質細,大塊蒜瓣肉多。

黃顙魚:魚肉細膩,好吃又實惠。

鮰魚 / 清江魚:常見的優質養殖肉類,個體大肉多。

鯰魚:肉質細膩價格實惠。

江團 / 魚鉤(長吻鮠):本土大型鯰魚,養殖體色偏灰,肉質細嫩。

塘鲺(革胡子鯰):價廉物美,不過腥味較重。

巴沙魚 / 湄公魚:以魚片形式出現在凍品市場。價格便宜,沒有細刺。

虹鱒魚:營養豐富,但熟食肉質偏硬。

觀賞鯊淡水魚能吃嗎_淡水觀賞鯊魚的種類大全_淡水鯊觀賞魚

淡水魚的專有保存法

你是否有這樣的感受:同樣是放冷凍室,帶魚、鲅魚等海水魚拿出來烹飪時口感沒啥變化,但鯽魚、草魚、鯉魚等淡水魚吃起來口感卻大大下降,完全沒有了之前的鮮味。

魚在冷凍過程中,內部水分凍結形成冰晶,會導致魚肉蛋白質發生變性,帶來一系列理化性質的改變,會造成魚肉的品質和口感下降。

海水魚生活在滲透壓較大的海水中,在冷凍過程中,其蛋白質變性程度較小,失水較少,鮮味成分流失也少。淡水魚因生活在淡水中,蛋白質“抗壓能力”較弱,冷凍時變性程度很大,進而導致口感大大下降,鮮味物質大量流失。

觀賞鯊淡水魚能吃嗎_淡水觀賞鯊魚的種類大全_淡水鯊觀賞魚

淡水魚則最好買活的,殺完后不要馬上烹飪,因為剛宰殺后的魚肉品質并不是最好的,需要一個“排酸”過程,所以放置一段時間才更加鮮美。像草魚、鰱魚這樣的小型魚,殺完后可立刻冷藏,2小時后再烹調;大型魚需要冷藏超過2小時。

另外,殺魚過程中,魚會因應激反應產生很多人體不需要的代謝產物,殺魚的速度越快,應激反應越弱。建議用刀或剪刀快速切斷頸總動脈(魚鰓基部),放出血液讓魚痛快地死去,這樣能減少不必要的代謝產物,并除去血液中的腥味成分。

此外,魚肉的品質還取決于魚的生命力和健康程度,飼養環境越好、生命力越強的魚,殺死之后,血會放得越干凈,吃起來越鮮美。

小火慢燉營養又美味

常吃魚能帶來多種健康好處,比如有助預防心腦血管疾病、促進骨骼健康、降低超重和肥胖的風險等。要想獲得這些好處,烹調方法至關重要。

選蒸、煮、燜、燉、汆等方式

紅燒、煎炸、燒烤的烹飪方式,容易攝入過多的油,也容易產生3,4-苯并芘、雜環胺等致癌物,還會嚴重損失魚中的DHA。

蒸、煮、燜、燉、汆等烹飪方式,以水或蒸汽傳熱,烹調溫度相對較低、營養損失少,不會產生雜環胺等有害物質。

燉魚之前需要“三去”

去鱗、去鰓、去內臟。如果想整條魚燉,可以在魚身上打花刀,以便入味和更好地成熟。如果是淡水魚,需要抽掉側線,這樣燉出來的魚腥味更小。

淡水鯊觀賞魚_淡水觀賞鯊魚的種類大全_觀賞鯊淡水魚能吃嗎

多量水、小著火、慢慢入味

水線與魚同高,鍋燒開后小火慢慢烹制,保持湯面微微滾開而湯汁不溢出,鍋里發出“咕嘟咕嘟”的響聲。燉煮時間一般控制在10~30分鐘。

提醒,腥味大的魚,烹制時需要稍微多放些蔥姜蒜,尤其是姜和蒜不能少,還可以放1個八角、少許辣椒。如果用生抽、老抽、蠔油等咸鮮味調料調味,則不用再放鹽和雞精。

如果不是特別腥的魚,一般不用放糖,否則咸味顯不出來就需要加鹽,最終導致鈉攝入量過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