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春遇上白點病,觀賞魚的霉運要來了
春天到了,萬物復蘇,氣溫回暖,又到了長肉的季節。按照傳統說法,細菌在這段期間也會增多。雖然加熱棒營造的環境基本拉平了春夏秋冬的溫差,但還是有一些觀賞魚已經在冬去春來的階段生病了。
圖片來源丨 攝影丨
這幾種魚病中,白點的治療方式簡單,但也容易讓很多人吃悶虧。白點曾在我的一條小金鯽身上反復出現,我用了很多魚藥,效果都很好,但很快又復發,所以我到現在對白點深惡痛絕。白點受環境影響明顯,照顧得好的魚缸并不容易滋生白點,疏忽大意是導致觀賞魚生病的主要原因。而很多文章所謂的預防魚病三大妙招或者四大絕招,其實只是博人眼球。這個現實世界上沒有什么稱得上絕招,有的是不斷磨礪出來的經驗。
攝影丨
像白點這種魚病,春、秋、冬三季都容易感染,只要適當升溫到30℃左右,病癥就會慢慢慢慢好轉。而一直不見好的情況可能有兩種,第一,水質受溫度影響惡化。第二,你忙于治療的白點,可能是以假亂真的打粉病。
攝影丨灰色格調
之前我飽受白點蹂躪的時候,只考慮了升溫對白點的抑制作用,低估了對魚缸的影響。升溫的結果是觀賞魚的新陳代謝加快而吃得多拉得多,魚缸中的水蒸發速度更快而增大了水中亞硝酸鹽以及金屬離子的含量,細菌滋生速度加快而壓迫觀賞魚的抵抗力。水質因此受到影響,繼而惡化。后來我想明白這點,包括白點病在內的很多魚病就很難讓我不知所措了。
攝影丨茉莉人品好
打粉病跟白點病的相似度超級高,如果不仔細看,很難看出其中端倪。當然區分兩種病的方式并不一定要了解它們形態上的差異。用手摸病患處,能擦掉的是白點病,不能擦掉的是打粉病。而且即使不用手擦,根據尾鰭的狀態也能區分。白點病是小瓜蟲泛濫,初期只是身具白點,無其他明顯體征變化;打粉病是卵甲藻寄生導致,一般打粉病會導致魚尾鰭充血。如果有充血現象,多半是打粉病所致
攝影丨
治療打粉病的方式有很多種,有人建議升溫,用鹽跟黃粉,也有人推薦痢特靈。但藥物治療始終伴有一定風險,影響觀賞魚身體健康。不用魚藥的方式,是用小蘇打水調整水的酸堿度。
圖片來源丨 攝影丨
打粉病在酸堿度5-6的酸水里滋生特別快。控制打粉病的方式,是改變卵甲藻的生存環境,阻斷繁殖條件。用小蘇打緩慢調節酸堿度到8左右,效果很好。面對極度不耐堿的觀賞魚,可以用青霉素或慶大霉素等抗生素停食治療,治療期間多給魚曬曬曬太陽,癥狀自然會好很多。(打粉病很猛,一旦發現,最好快點治療)
今年正月比較艱難,很多魚藥不能隨時獲取,所以維持好水質很關鍵。趁著有大把時間在家擼魚,偶爾研究一下各種魚病的原理或治療方式,也是蠻有意義的。
文章由意牌旗下【YEE萌寵體驗官】原創。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聲明:本站所有文章資源內容,如無特殊說明或標注,均為采集網絡資源。如若本站內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系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