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斗魚原產于泰國,這個物種在剛發現的時候已經有很多品種了,不過一些水族愛好者依然不滿足,還是將其進行雜交改良選優培育出了很多的品種。這些品種現在已經在市面上存在很久了,而且價格還是非常的便宜,一只最普通的馬尾斗魚3-10塊錢就可以到手。

一些剛剛入坑斗魚的新手玩家經過慢慢的修煉打磨已經可以將斗魚養成極品。這時,光養就已經不是斗魚玩家們的目標了,他們會開始挑戰如何繁殖斗魚。但是雖然斗魚繁殖技巧很簡單,不過失敗的案例還是非常多的。如果你已經失敗過一次了,沒關系,往下看,我以我·繁殖成功的案例來告訴大家,如何從零基礎讓泰斗繁殖。

配對,對魚,繁殖成功的關鍵!

在繁殖斗魚的時候不能隨隨便便抓兩只一公一母的來進行繁殖。首先我們需要從同一個品種中選取種魚。雖然不同品種之間也會雜交,但是成功率還是比較低的。我們先從入門級的馬尾斗魚來嘗試。

這里我們先說說容器與環境的準備。一般繁殖斗魚的缸最好大一些,25*25*25的方形魚缸就可以。斗魚不需要用魚鰓呼吸,所以我們可以不用養水,但是水質的ph值一定要調節好。如果水質偏酸則不用調節,但是偏堿的話最好放欖仁葉促進發情。水中還要有一定的躲避物,可以多放些水草或者造景。

然后我們先提前將公魚放入缸內讓他熟悉一下環境,差不多2天后用隔離盒將母魚放進去,讓他們隔著隔離盒“打斗”。其實不算是打斗,可能兩方都會展鰭豎鰓,這是本能表現。而公魚會在這段時間一直展現自己的英姿,吸引母魚,并且發情。一般第二天早上起來就會看見公魚用泡泡筑的泡沫巢。

放魚,進行觀察!

公魚筑巢完后就可以將母魚放入和公魚打斗,我們只需要在旁邊靜靜觀察,不要嚇到他們。一般等到母魚被公魚打屈服了,他們就會產卵。但是如果打得太兇就需要趕緊隔離開,這里可能會出現兩種情況,一種是母魚被公魚打得很慘,不及時撈出來就有生命危險。另一種是母魚比公魚大太多,將公魚打得半死不活,這點證明我們挑選種魚,母魚大小一般要連著尾巴一起算,可以達到公魚除去尾巴的長度。

斗魚不可能任意兩只都會情投意合的,如果實在打得不可開交,母魚不屈,公魚不棄就需要換種魚,一般只換母魚。當然打得魚鰭破裂是沒關系的,兩只魚打架魚鰭肯定會破的。

產卵后,將母魚撈出,公魚獨自守卵。

如果兩魚情投意合,母魚就會來到公魚的泡巢下,隨后“擁抱”在一起,這其實就是在交配了,迷鰓魚交配都是這樣的。卵產下來后會被公魚含在嘴里,公魚會將其送入泡巢,產卵完畢后公魚就會驅趕母魚獨自守卵,這時我們就需要將母魚撈出來然后調養一下。

公魚守卵期間我們千萬不要去驚動他,一旦驚動了他他就會把卵吃掉,因為他覺得肚子里面最安全。等到小魚孵化后我們再讓公魚守卵一段時間,否則此時的小魚還不會平游,只會上躥下跳,如果脫離了泡巢就會窒息死掉,如果公魚在他就會將小魚送回泡巢中。

小魚卵黃吸收,撈出公魚。

等到小魚的白色卵黃吸收后他們就會平游吃食了,我們就可以把公魚撈出來了。

小魚苗的開口期極為重要,如果不開口就會活生生餓死!這里我只推薦大家喂豐年蝦,因為豐年蝦會游動,可以引起魚苗的注意。一般每次喂到小魚肚子微微鼓起即可,我們可以放個水妖精來過濾,這樣不會吸走小魚。

等小魚苗長到4-5厘米我們就可以開始喂飼料,就不用再喂豐年蝦了。如果繼續喂豐年蝦很容易營養不良。

希望這份干貨可以幫助到大家,這是我繁殖成功的一項案例。

這里是養魚說,如果你也喜歡飼養觀賞魚,不妨動動手指點個關注,所有養魚所要知道的都在這兒。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養魚水族知識,可以在今日頭條APP上方的搜索框輸入:養魚說+想了解的內容,例如:“養魚說最簡單好養的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