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魚

龍魚一種很古老的魚,原產地稱之為,是西班牙語“長舌”的意思。其學名“”是舌頭骨咽狀的意思。按分類學上龍魚屬于骨舌魚科(又叫骨咽魚科)。中國大陸稱為“龍魚”、香港人稱之為“龍吐珠”(可能是由于幼龍的卵黃囊象龍珠的緣故)、臺灣人稱之為“銀帶”、日本人稱之為“銀船大刀”。 骨咽魚科的魚分別產于四個地方:亞洲、南美洲、澳洲、非洲。主要產于印尼和馬來西亞。

觀賞魚海象圖片_觀賞魚海象_觀賞魚海象的養(yǎng)殖方法

龍魚品種一、亞洲龍魚

紅龍:學名: 英文名:Red 又叫紅金龍。這種魚作為瀕危物種受到華盛頓公約的保護。它幼魚的體色較淺為白色微紅,鱗片細小。但成魚的體形碩大,腮蓋邊緣呈現(xiàn)出強烈的深紅色、舌頭也是如此、大片的鱗的邊緣以及各鰭也有濃烈的艷麗紅紋、金色的鱗片閃閃發(fā)光。是一種極具觀賞價值的大型魚類。

金龍:又叫黃金龍,英文名: 。其背部為墨綠色鱗框閃耀著金黃色的光芒,腮蓋和紅龍不同,沒有紅色而是亮麗的金黃色。

白金龍:英文名: 。其體形和紅龍相似鱗片的顏色為白金色。

青龍:英文名: 。體形較其他亞洲龍魚短小。鱗片青色側線明顯發(fā)達。以鱗片呈現(xiàn)紫色斑紋的最為名貴。可以人工繁殖。

過背金龍:英文名: 。極為昂貴的龍魚,金龍不同的是其金色的鱗片越過墨綠色的背部使全身包上一層金殼。過背金龍那雄俊優(yōu)美的體態(tài)、寬大的鱗片、泛藍的底色、燦爛的金框顯示金甲武士凜然不可侵犯的英風。其鰓蓋上的抹純金,透出華麗富貴氣象。

高背紅尾金龍:它是經(jīng)過背金龍與紅尾金雜交出的亞種,兼?zhèn)鋬烧叩膬?yōu)點。高背金龍魚最特殊的是頭背部平直。金龍魚的鱗片邊緣雙尾鰭、背鰭和臀鰭呈金黃色。 其背部為墨綠色鱗框閃耀著金黃色的光芒,腮蓋亮麗的金黃色。高背紅尾金,是頗具爭議性的魚種,兩者的差異只在第六排的過背與否。

二、澳洲龍魚

星點龍 :產于澳大利亞東部,和星點斑紋龍很相似,幼魚極為美麗,頭部較小,體側有許多紅色的星狀斑點,臀鰭、背鰭、尾鰭有金黃色的星點斑紋,成魚體色為銀色中帶美麗的黃色,背鰭為橄欖青,腹部有銀色光澤。各鰭都帶有黑邊。屬夜行性魚類。近年澳大利亞政府大量放養(yǎng)此魚魚苗所以數(shù)量不會少。

星點斑紋龍 :產于澳大利亞北部及新幾內亞,體形較小,口部尖,體色為黃金色中帶銀色,半月形鱗片,腮蓋有少許金邊,尾鰭背鰭有金色斑紋。飼養(yǎng)容易,可人工繁殖。

三、南美洲龍魚

銀龍: 出要產于巴西亞馬遜河流域。1929年被魚類學家溫帶理()首先發(fā)現(xiàn)。在當?shù)厥且环N食用魚。1935年引入美國。1955年引入日本。1966年日本神戶的宮田先生在九州阿蘇長陽的熱帶養(yǎng)殖場利用溫泉首先人工繁殖成功。但我國市場上所見的還是由南美經(jīng)過美國轉口引進的人工繁殖的極少。此魚鱗片巨大、呈粉紅的半圓形,魚體呈現(xiàn)象是金屬的銀色,其中含有鈷藍色、藍色、青色等顏色混合,閃閃發(fā)亮。背鰭、臀鰭向后生長其基部很長,尾鰭短、胸鰭大。

黑龍: 形狀和銀龍幾乎一樣,成魚為銀色,但體形長大時會趨向黑色帶紫和青色,有金帶。極具觀賞價值。幼魚有明顯的黑色體紋胸鰭下掛著卵黃囊所以香港人稱之為黑龍吐珠。

海象象魚: 產于哥倫比亞、巴西。體形巨大可長至5米長。在原產地被作為食用魚。近年由于數(shù)量銳減已經(jīng)被當?shù)卣共稉坪拓溬u,更加不讓出口。我只在武漢新世界水族公園見到過一尾兩米長的象魚。體色黑,鱗片有橙紅色的框。力量極大當它的尾部掃到水族箱的玻璃壁的時候會發(fā)出很大的聲響。

四、非洲龍魚

非洲骨舌魚只有一種稱為尼羅河龍魚 分布于尼羅河中上游和熱帶西非洲。外形類似于亞洲及澳洲龍魚。其吻端到背鱗前位置的輪廓不是直線型的,此外口部較大而不開裂,覓食時才會張開。體色為橄欖色帶灰色而不是黑色,天然水域中的尼羅河龍魚可長達一米,重6公斤。在水族箱中可長至80厘米。須注意的是此魚不吃小魚而是吃浮游生物,象淪蟲、紅蟲等等,這樣巨大的魚吃這么小的東西有趣吧?它的第四、五腮面的上部是螺旋狀的類似于迷宮科魚類的呼吸器官。

觀賞魚海象圖片_觀賞魚海象_觀賞魚海象的養(yǎng)殖方法

龍魚飼養(yǎng)

一般的魚只依消化系統(tǒng)的不同,可分為有胃魚與無胃魚只,魚類的消化道從口部起可依序排列為食道、胃、腸,但是像鯉魚、鯽魚等等偏草食性的魚類,大多沒有胃,因此無法分泌胃酸(胃酸是由鹽酸及一些其它酸性的蛋白酶所組成的),而這類的魚我們便稱為無胃魚類(無胃魚類的消化做用是靠在腸道中的各種消化酶分解食物),反之,具有胃部器官能分泌胃酸的魚類,則稱為有胃魚類,龍魚就是這種具有胃部組織能分胃酸的有胃魚,通常這類魚種以肉食性為大宗。

不同的魚種便會有不同的獵食或覓食習慣,一般無胃魚的覓食習慣是以嗅覺為主,而龍魚這種有胃魚種則是以視覺與感覺為主要的獵食器官,這二種不同消化系統(tǒng)及獵覓食習慣不同的魚種,對于營養(yǎng)的需求自然有極大的不同之處。

就如同一般的肉食性動物與草食性動物的差別一樣,肉食性的龍魚,它的消化系統(tǒng)主要是靠胃酸強力腐蝕食物后轉化為身體所需的能量,因此他的腸組織會較一般無胃類的魚只來的短許多,在營養(yǎng)方面的攝取則以動物性蛋白質為主,動物性蛋白質一般含熱量較高,因此當龍魚熱量攝取足夠時,便不會再就食,而無胃類的魚類,它們的消化過程較長,因此對于食物的攝取誘因則來的較高些,因此通常這些魚只要有吃的會一直不停的吃,若在大自然中,而唯一受影響不吃食的情況,只有水溫的變動,及早晚休息時不吃食,幾乎都在找時間就食,而在魚缸中的情況又不同了,魚缸的水溫一般都是恒溫的,水質也較穩(wěn)定,所以食欲會大增,再加上無胃魚飽食感較為遲鈍,因此往往一直喂會喂到漲死。

相較之下,龍魚因為有強力的胃部器官,對于飽食感較為敏銳,因此在熱量堆積的夠多時,往往會有拒食的情況,這讓很多龍魚飼主很羨慕金魚的飼主們,因為金魚的飼主在魚只健康的狀況之下,不會有魚只拒食的困擾。

在營養(yǎng)需求方面,龍魚是獵食活物的,亞洲龍魚跟美洲龍魚的情況又有些差異,一般人都認為龍魚的主食是昆蟲,亞洲龍魚的產地,要吃到昆蟲很困難,可以說幾乎吃不到,因此還是以水中的魚蝦做為主食,龍魚是一種大型的魚只,大型的魚只在成長時所需要的維生素及礦物質會較一些小型魚需求來的更大,而身體的結構不同,相對的要求的物質也不同。

龍魚是一種位于淡水食物鏈頂端之一的魚種,以獵食其它動物為食物的掠食者,所以龍魚的世界之中,倚賴視覺跟觸覺器官相對重要,就從它的主要獵食器官”眼睛”與”觸須”談起吧!大部份亞洲龍魚或美洲龍魚生長的區(qū)域,其水質濁度指數(shù)均偏高或極高,對龍魚而言,在濁度較高的區(qū)域要能夠成功獵食,除非改變獵食的習慣,否則勢必要發(fā)展出敏銳度極高的感覺器官,在龍魚的演化過程之中,龍魚選擇了后者,因此,龍魚具有相當敏銳的視覺與波動觸覺(以觸須為主的波動感應),凡是會動的東西均是龍魚的獵物,也因此外在的動作龍魚會較其它魚類更為敏感,這說明了為什么龍魚對于飼主的動作會產生很大的反應行為,甚至在還沒有靠近缸子時龍魚遠遠看到飼主走近便會在定點等待飼主,這就是龍魚視覺感測度極佳的最好證明,相對的,不當?shù)臒艄馀c環(huán)境則容易讓龍魚發(fā)生生理上的偏差,例如掉眼,側游等等現(xiàn)像,這是從濁度高的自然環(huán)境移至濁度低的環(huán)境對于龍魚生理上最大的影響。其次,有許多魚場為了讓龍魚的體色不會因外在的因素而改變,惡意讓龍魚從小便成了瞎眼龍,很多人會驚訝于這種龍魚為什么還有獵食的能力?這就是觸覺感官的效能發(fā)揮,龍魚能夠靠感覺感應到水中的波動,進而轉身獵食食物,很多魚場明白這種道理,所以讓龍瞎了眼也無礙于其獵食行為。

龍魚的飼養(yǎng)請詳細閱讀——《龍魚營養(yǎng)學》。

觀賞魚海象圖片_觀賞魚海象_觀賞魚海象的養(yǎng)殖方法

龍魚審美標準

1.色彩:根據(jù)龍魚品種,色彩要靚麗。

2.體型:寬、長,要對稱,各部分鰭要完整。

3.鱗片:應整齊、明亮、平整,最重要是鱗片要大,不變形。

4.胡須:要長而且挺直、并齊,要配合魚的品種顏色。

5.鰭:要大而且張開,各鰭的梗骨要平順,不能歪扭不正。

6.鰓:要貼魚身,軟骨部分要平順,整個鰓蓋要有亮度。

7.眼睛:大小平均、平貼,不能有白濁狀,要明亮有神。

8.嘴:應密合,不要凸現(xiàn)。

9.牙齒:要整齊不能有缺損。

10.肛門:不能凸出,要與魚腹弧度相吻合。

11.游姿:游動角度要順暢,而且是在水的上層活動。

這些都是挑選時要注意的地方,但是很難找到所有部位都符合標準的龍魚,即使真的找到了,那也一定價格不不便宜哦。

觀賞魚海象圖片_觀賞魚海象_觀賞魚海象的養(yǎng)殖方法

龍魚魚病

一、龍魚蒙眼病,眼睛出現(xiàn)白膜的水質調整方法

眼睛出現(xiàn)白膜的情況大部份均為水質不佳所造成的,本人對您的問題,建議如下:

即刻檢查各項環(huán)境指數(shù)(ph,kh,temp等等),白膜的情況尤與ph值急降相關,若環(huán)境指數(shù)所測得的ph降至標準值太多,此時,反而應該耐心的處理,而不是急著加溫下鹽。

三天換一次1/6的水,持續(xù)觀察ph的變動情況,剛開始調整的幾天之中,ph的變動應不會太明顯(因降至飽合緩沖值之故),所以要更有耐心的檢查與換水。

鹽還是依平常換水的用量即可,不必增量添加,但溫度可以調高至30~32度之間并恒溫之,以加速魚的新陳代謝功能與抵抗力。

當水質調穩(wěn)后的當天,請加上活性碳中和與吸附水中毒素三天,以根除有毒物質。

三天后將活性碳取出,并檢查過濾系統(tǒng),循序換掉該換的濾材。最后,切勿心急,謹慎保持與調整水質。

二、龍魚立鱗病癥的處理方式

立鱗這種問題,主要是因為水質不好或打斗所起的,而魚兒立鱗之后最怕的便是細菌感染,切記龍魚是一種對藥物極為敏感的魚種,其敏感度不下于神仙魚,任何下藥的方法與手法均需正確而適當,對于第一次遇到此類問題而胡亂下藥的朋友,本人深能體會,至于立鱗病的治療方法,本人之經(jīng)驗與建議如下:

應立即根除立鱗所發(fā)生的原因:

a.控制良好的水質環(huán)境,請先以活性碳濾除您水中的藥物至少三天,再取出活性碳,鹽與水的比率應以不超過3:1000為主,若鹽放的太多了,請慢慢的以清水逐次稀釋。

b.移出會與龍兒發(fā)生爭斗的魚,以減少傷口感染的機會。

c.觀察龍兒的呼吸是否恢復平順,若無則慢慢調整水質(水質環(huán)境需合乎各項指數(shù)之標準)至恢復平順為止。

水溫恒定于30~32度之間,先不要加任何的藥物觀察一至三天,看魚活動的情況是否恢復正常(以觀察其呼吸與泳姿為主)。

若其呼吸平順,泳姿正常,飼主僅要耐心觀察等待與保持水質平穩(wěn),不用再下任何的藥物。

若呼吸與泳姿己恢復平順,但立鱗之傷口惡化(如潰瘍,紅腄,或立鱗片數(shù)增加等等),請下些日本黃藥(其用量為使用說明的70%,并分成三包,每隔三至六小時放一包,放完為止)。

依上述方法放完黃藥,請別再加入任何的藥物,以避免中藥傷。

最后細心觀察即可。

補充一點,下藥期最多三天,即要以活性碳濾除,若傷口已長好,便不用再下藥,若還有些嚴重,請將活性碳于三天后取出再依上述第五點之方法再次下藥

三、龍魚翻鰓的處理方式

有許多相關的龍魚書籍上都記載著各種不需手術治療翻鰓的方法,例如:加強水流、每天幫魚按摩翻鰓的部份、下藥等等的做法。個人覺得,若依上述的方法,或許可行,但我絕對不會這么做,依然會建議各位,先調整并控制好水質,再請教高手動手術的程序并詳查相關記錄,確定藥的用量(記得施行手術的前一周得要好好的控制水質,也記得手術后水質要控制好并一直保持下去,在前三天切記讓魚禁食),做好相關筆記后,開刀手術,你也可以請高手幫你手術,倘若對方愿意,而前提在于若魚不幸手術失敗,千萬不能怪罪于幫你施行手術的朋友,因為那是你請托他的,否則就自己慬慎手術吧!凡事都有第一次,膽大心細好好處理。要施行手術的理由很簡單,若依上述不需施行手術的作法治療,一旦不見效,則有可能讓魚的翻鰓更加嚴重,若一旦連硬鰓都翻了,那也沒辦法手術了,因此本人的觀念是,有病快治,盡早根除,對魚較好。

常發(fā)生的病癥詳見:龍魚常見疾病發(fā)病原因與治療方法(1),龍魚常見疾病發(fā)病原因與治療方法(2),龍魚常見疾病發(fā)病原因與治療方法(3)。

觀賞魚海象_觀賞魚海象圖片_觀賞魚海象的養(yǎng)殖方法

龍魚水族箱

飼養(yǎng)龍魚的新缸在選定以后,正確的開缸是每一個龍魚愛好者首先需要面對的問題。特別對于新手來說更是一道難題。究竟養(yǎng)水的時間有多長?開缸的程序如何?下面簡要介紹一下。

1.首先把新缸用清水沖洗干凈,然后加滿水,檢查是否有滲漏現(xiàn)象。在缸中加入高錳酸鉀使?jié)舛冗_到5ppm.對缸體進行消毒,然后用清水反復沖洗干凈。直至沒有高錳酸鉀殘留為止。

2.安裝好配套設備重新加滿水,在濾槽內加入活性炭,開泵循環(huán)養(yǎng)水。此時可多放些活性炭吸附水中的有害物質。此過程至少循環(huán)8小時以上。

3.取出活性炭,在水中加入一些水質穩(wěn)定劑。之所以添加水質穩(wěn)定劑是因為防止活性炭沒有完全吸附的重金屬殘留氯等有害物質清除掉。

4.在過濾槽中加幾條小死魚,經(jīng)過幾天的培養(yǎng),硝化細菌就會產生,在放魚前一天,逐步提高水溫到30度。這種養(yǎng)水過程至少需要7天時間。

5.此時可以放入闖缸魚,繼續(xù)養(yǎng)水的過程,由于硝化細菌繁殖緩慢,真正的硝化菌群的建立約需要1個月的時間。

龍魚開缸過程請詳見:新手導讀篇之龍缸開缸與過濾系統(tǒng)的建立。